中国制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渐成大势所趋,农村改革的重点也由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农户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如何适应于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将沿着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农村改革实践中商品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所遇到的体制局限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更加强烈。解决这些问题即没有标准可以参考也没有经验可以模仿,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由点到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能四两拨千斤,而这一切群众自发的智慧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
“挂户经营”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生产、经营新方式,它普遍存在于温州农村非农业家庭经济中。温州一直以来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与此同时手工业方面却有较大的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苍南县金乡镇、钱库镇、宜山镇很多家庭从事小商品加工,成千上万的购销员营运而生。这些推销员走南闯北,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没有介绍信和工作证,非常不方便;二是签合同缺少公章,做成生意后无法开具发票;三是业务成交后,对方汇款没有银行帐号。俗语说变则通,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一些乡镇或集体企业便应推销员要求,以企业的名义帮助推销员解决遇到的难题,这就是“挂户经营”的雏形。
苍南县金星文具厂是 “挂户经营”全国首开先河者和成功实践者。1979年,当时的金乡镇金星大队率先办起了金星文具厂,让村里想搞“商品生产”的村民来挂靠。为了便于管理,有利发展,金星文具厂将一个工厂分成四个分厂,各分厂自实行独立核算。厂与分厂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厂名,统一银行帐号,统一纳税,统一提成积累和管理费。分厂也在“五统一”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对各户也提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资金调剂和处理退货的赔偿。这样一变,各加工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销员来回穿梭,业务信雪片般发向全国各地,生产一片红火。1980年该厂产值达150万元,利润达13万元,挂户经营发挥了群众赚钱的积极性。
金星文具厂实现挂户经营取得的成功,引发了金乡镇内的企业纷纷效仿。至1983年底,金乡镇有900户人家“挂户经营”,产值达2630万元,比1982年翻了一番多。1985年,金乡镇113户企业中开展挂户的企业有61家,占企业总数54%,挂户经营产值达3750万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91.46%。
随着挂户经营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1987年8月18日,温州市政府出台《温州市挂户经营管理暂行规定》,这是全国最早的一个地方性挂户经营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对“挂户经营”从根本上做了规范,也为后面温州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切实走向了由人民群众自发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方法而最后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引导的这么一个良性循环之路。此外,“挂户经营”客观上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尤其是流通领域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