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商研究  浙商首创 >> 详情页

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

2023-12-01

 

        温州有近万亿的民间资本,这些资本如何寻找更好的出路,或者说如何更好的致力于改变散、小、弱的不足,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或者进入国家某些未对民企开放的垄断行业重觅商机,建立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新秩序,是一个关系温州民营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再现活力的重要课题。2004年,以温州九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起的“中瑞财团”,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2004年6月16日,由九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5580万组建的中国最大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公司在温州正式挂牌运营。这是当时温州民营企业最大的合作个案。中瑞财团由中国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国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派集团有限公司,泰力实业有限公司,温州远洋有限公司,耀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星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新雅投资集团9家股东平均出资创立,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是全国首家无地域限制的以“财团”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创始资本金为5580万元。按照该公司章程规定,中瑞财团将适时不断按需增加股本,9家股东均以货币方式增加相同的出资额,以确保9家股东股权平等。9家股东均在各自所属行业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并完全保证了全部由中国民营企业作为股东的主体构成。 


        成立后的中瑞财团,将使强大的温州民间资本聚集起来,建立集金融、实业、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产融平台。其注册资金仅5500万,但却可以运作100亿元的项目资金。中瑞财团建立之初的想法便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将没有出路的温州民间资本用恰当的财务工具、金融手段聚合起来。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部分来自股东自有资金的再增资,一部分是和银行的合作资金,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民间。


        而正是第三部分资金来源令中瑞财团触碰到了“高压区”。当时,中瑞财团在温州工商局批准的是“投资类控股有限公司”。按照《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非金融机构不得经营金融业务”,作为投资公司的中瑞财团向民间募集资金显然触犯了“禁令”。


        此路不通,中瑞只能转向实业投资。当时正逢房地产热潮,2004年11月,中瑞财团以15.3亿元的夺标价拿下温州江滨路原东方造船厂地块,自此与房地产业结下“不解之缘”。


        组建中瑞本来意在突破单家企业发展遭遇的瓶颈,后来虽然实现了获取项目的抱团优势,但调集100亿民间资金的愿望却落了空。渐渐地,财团开始演变成为温州炒房游资一个隐蔽的新出口。而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中瑞财团,也已与当初产融一体的梦想背道而驰。此外,由于财团类金融公司都是负债经营,有专家批评,一旦财团经营出现问题,必将会引起社会震荡。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在中瑞曼哈顿项目之后,中瑞财团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温州历来有着民间自发的强大智慧和敢为人先的实践,他们擅长从国家宏观角度找到依据,从实际问题出发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最终大胆尝试并推动政策的规范如此良性循环。比如当年的最早由民间开始利率浮动后来推动了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我们仍然相信,这次自发为资本资本寻找出路的中瑞财团,虽未获成功,但是却收获了更多的经验,或许他们离成功只差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和切入时机。同时,中瑞财团的创立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继续做强做大,如何克服阻碍其发展的资金瓶颈、制度瓶颈以及管理瓶颈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温州模式,正是因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加上温州人敢为人先,不受思想拘束的精神品质而屡屡创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只要这种精神不灭温州民营经济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市场经济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