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则通,无水则阻,水运作为最早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古老的衢州相当发达,城镇缘水而建,经济沿水而兴,衢州因其浙西交通枢纽的地位,享受着水运带来的繁荣。
驰骋于商界的龙游商帮,其经营区域甚广,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史书记载:龙游商帮商人“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俗有遍地龙游之谚”。据《明代浙江龙游商人拾零》等文献记载:明成化年间,仅云南姚安府(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就聚集了浙江龙游商人和江西安福商人三五万人。如此大规模的龙游商人聚集到了彩云之南,足以印证“遍地龙游”所言不虚了,龙游商人也因此成为开发中国西部的先驱。
明万历《龙游县志》关于“万里若比邻,遍地龙游”的记载
诚龙游信为商立身之本
龙游商人在营商活动中,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以儒术饰贾事”。主张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是龙游商人一以贯之的儒商品格,也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从根本意义上说,将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规范,正是龙游商获得成功的要诀。
龙游商人傅家来开设傅立宗纸号,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立身之本,精益求精,所造之纸,质量上乘,且比同行出产的同一件纸号要重十多斤之多。他还从把握造纸生产流程每个环节入手,严格检验,次品决不出售。产品享誉大江南北,历久不衰。为了表示对用户负责和维持良好的信誉,其产品都统一加印“西山傅立宗”印记。
龙游姜益大棉布店以信誉著称,多次提出要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决不二价。为了防止流通中有银元掺假损害顾客利益,特聘请了三位有经验的验银工,严格检验,凡经过他店的银币加以“姜益大”印记,让顾客放心。在经营中目光远大,不以短期行为来赚钱,为了信誉,宁愿承担暂时的损失。
大丝绸商李汝衡,商品贩销到湖广湖十五郡,几乎垄断了楚湘的丝绸市场。他职业道德良好,待人宽厚诚信,人望甚好。明代大文人李维桢著文赞扬他:“李十二汝衡者,越之龙游人也。……至汝衡而资益拓,所居积绮縠纻罽,遍四方之珍异,挽舟转毂以百数,所冠带衣履,遍楚之十五郡。而善与时低昂,人或就之贳贷无所靳,亦不责子钱,久乃或负之,遂不复言。……楚人慕其谊,争交欢汝衡。”(《大泌山房集》卷68,《赠李汝衡序》)
龙游书商童佩
龙游本是姑篾故国旧地,素有重文化的传统,诗书礼乐传家,耕读遵礼,弦歌不绝。就是出为贾也不忘读书,故首选造纸刻书籍为业。
童佩(1524---1578),字子鸣,龙游人。小时候家里贫困上不起学,跟着父亲贩卖书籍。他自幼喜欢读书,在贩书的路上,坐在船中也不忘日夜攻读。童佩完全靠勤奋自学成才,诗词文章俱佳,曾专程去昆山拜访大学问家归有光,深得归有光器重。遇到珍本善本图书,他不惜代价收藏,他家的藏书达25000卷。不仅藏书多,他还集收藏、鉴赏、考证、校正、印刻、贩销于一身,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儒商。童佩交友广阔,当时的名儒王世贞、王穉登、胡应麟都与他结交往来。
务实开放的择业观
《桐冈童氏宗谱》卷一《宗规》载:“士农工商各有常业。......为士者修其职业,朝夕读书。.......为农者修其职业,男耕女织,勤力及时。.....为工者修其职业,早晚拮据,不辞劳苦,自然倍获利息,囊充盈,陶顿之富可身致也。”又认为:“以上四者,人之常业,......当随其天资所近,令自修一业”,希望子弟从近性出发来择业。
横山塔铸铁铭文:功名显达买卖遂心
透露龙游当地士民价值观变化的铸铁铭文就是镌刻在此塔顶宝珠上。该塔建于公元1534年,2006年整修时偶然发现。
龙游县横山镇横山村的南边小山丘有一座横山塔,2006年6月,龙游县博物馆专家在修塔时,从钙灰剥落的塔砖上,发现塔砖侧面模印“大明嘉靖甲午横山张氏塔砖”,楷书字样,获知该塔建于公元1534年,塔刹宝珠上所铸一段颇具时代气息的文字,铭曰:横山张氏同心合力建造宝塔座祈保各家子姓功名显达买卖遂心,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者,更求皇图巩固帝道无疆。这段铸刻得塔铭对于素有儒风甲于一郡的龙游而言,最有意义的是“功名显达买卖遂心”这八个字,他把经商和当官平等起来,这是民间观念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