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林和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一样,因家境贫寒,初中只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12岁起就开始干农活,17岁步入商海。从此,改写了陈宝林的人生。
1994年,陈宝林在天津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即天津顺达通贸易公司,开始尝试做服装方面的边贸生意。截止1998年,陈宝林签约租赁的商场已经达到了30余家,有的商场里面甚至全部都是陈宝林的柜台,最高峰的时候,年营业额已近亿元。
1998年,是陈宝林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那年,应中国商务部考察团的邀请,陈宝林携夫人邹素莲作为中国商务部考察团的成员赴柬埔寨进行商务考察。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一个商人敏锐的观察力,陈宝林看准了柬埔寨,这个潜藏着巨大商机和发展前景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陈宝林的事业将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他决定先从文化用品开始做起。
初到柬埔寨,陈宝林首先创办了新一代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在起步阶段还是不太顺利,困难重重。后来得到了驻柬埔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陈宝林改变了原先在国内的经营方式,入乡随俗,采取一种柬埔寨人可以接纳并且喜欢的销售形式。之后,生意开始好起来,并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
2002年,为了方便青田的商人将其商品和货物运输到柬埔寨,陈宝林又在柬埔寨创建了宝林(柬埔寨)国际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
2005年6月,在陈宝林和夫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原来柬埔寨零散的物流商业组织起来,创办了中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每年使中国的日用百货出口量达到1000余个集装箱,贸易总额达到2亿多美元。
出生于农家的陈宝林,生意虽越做越大,但心中还埋藏着深深的农耕情结。于是在2007年,陈宝林和一位柬埔寨的好友合作种植烟叶,现在种植面积达到3000公顷,年产量达5000吨。
2009年成立了以生产经营日用化工产品为主的奇特康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又成立了恒康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进口柬埔寨的珍贵木材,以弥补国内木材资源的不足。陈宝林在异国他乡把事业办得红红火火,成为柬埔寨华侨的领军人物。
2006年11月21日,数百名旅居世界各地的青田籍侨胞和各界朋友专程赶来参加“柬埔寨青田首届同乡会” 成立大会。在这次会上,大家一致推选陈宝林先生任柬埔寨青田首届同乡会会长。陈宝林不负众望将同胞们仅仅地团结起来。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陈宝林的家也因此被称为“柬埔寨中国第二大使馆”,他也被成为“柬埔寨青田大使”。
陈宝林还热心于慈善,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四川地震发生后,陈宝林动员商会当即筹资5.5万美元,为四川地震灾区筹建一所中柬友好希望小学。另外,柬埔寨青田同乡会在陈宝林的积极倡议下,集资300万元人民币作为基金在青田设立了贫困学生教育基金。2007年陈宝林带领柬埔寨同乡会参与青田县发起的“百千工程”。
陈宝林报效桑梓的情怀深深感动了家乡的父老,2009陈宝林被青田侨界委员会评为“青田侨界十大杰出青年”。并且,在柬埔寨青田同乡会的再次换届中,陈宝林被推选为柬埔寨青田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
在陈宝林看来,能为社会做些事情,作点贡献,一直是自己的一种愿望,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他认为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他把大家对他的信任和给予的荣誉化成更为强劲的动力,不断激励着他在商海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