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烈,浙江绍兴人。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英国大律师,曾任香港树仁学院校监,现任香港树仁大学校监。少时就读于省立绍兴中学、省立杭州高中,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后任职国民党外交部亚西司、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馆。195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55年定居香港任执业大律师,历任香港联合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成员之一)董事、院长,香港市政局副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房屋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主席,香港革新会副主席。1971年与妻子钟期荣倾囊所有,创办了香港私立大专树仁学院,在2006年新学年申请自我评审的资格(2007年2月14日正式更名为香港树仁大学)任校监。华侨大学董事。1998年曾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紫荆花奖。
胡鸿烈、钟期荣夫妇二人青年时代已经是民国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1953年两人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自筹资金创办树仁学院,钟期荣女士任校长,胡鸿烈任校监。他们夫妇办学,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树人,为了发扬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培养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才。但这35年的历程走得并不轻松。“树仁”从一开始就坚持四年制,不要政府津贴。兴建一幢29层高的康乐及宿舍大楼时,胡鸿烈仍要拿出律师楼的收入。1955年他从伦敦拿了大律师资格来香港执业,初出道时,生意已很不错,小单案件收500,大的1000。而当时买一个面包也只是一、两毛。执业的第二年就可以买车买楼买别墅请司机。但夫妇俩一直不买私家车,自己走路,坐计程车;节衣缩食,每日家庭用膳不搞高标准,把多年积蓄全部“倒”在“树仁”。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学校大楼挣工程费。据估算,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2006年,树仁学院升格为香港树仁大学,成为香港第九所大学,也是香港第一所私人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树仁”如今已成为一所拥有文、商、社科等3个学院以及中文、法商、社会等13个系,200多名教职员工及约5000名在校学生,粗具规模的香港名校,为香港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专业人才。
目睹今日“树仁”成就,看到“树仁”学子活跃在香港各界,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胡鸿烈只有开心:我们的教育理想终于实现了!
知道了胡鸿烈、钟期荣的办学经历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评价他们“是凭借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赤手空拳兴办教育的创业者”。
胡鸿烈、钟期荣入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 胡鸿烈的颁奖词: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