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浙商概况
人数:60万
浙商在为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地作用。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浙江人在江西经商办企业约有60多万人,员工共206.9万人,浙商注册企业有4万多家,其中上规模的企业有1万多家,亿元以上企业有1千多家,浙商企业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市县区和近100个工业园区,涉足一、二、三产业多个行业。据省商务厅统计,2008—2010年3年,江西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实际进资3646亿元,其中浙商资金1406亿元,占在赣省外资金的38.6%,位居榜首。每年上缴税收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0%以上,年安排就业149.9万人,销售浙江产品约56亿元。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简介
江西省浙江总商会是在江西和浙江两省省委、省政府领导亲切关怀下,成立壮大起来的。它是于2002年8月2日成立的异地省级浙江商会(其前身为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8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和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参加了授牌仪式。2006年3月3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和省长吕祖善率领的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西考察期间,亲切接见了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代表。2010年3月28日,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亲临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苏荣书记精彩、幽默和鼓舞人心的重要讲话,为办好浙江商会指明了方向。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牢记“服务经济社会、服务浙商企业”的宗旨,坚持依法办会、规范运作,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和谐兴会、文化强会,崇尚责任、爱心奉献,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引导会员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商、照章纳税、真诚奉献社会,积极宣传江西和浙江,为赣浙两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赣浙两省经济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2004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2004年、2007、2010年先后3次被江西省评为“全省先进民间组织”。江西省浙江总商会已在11个设区市成立了分支机构,是江西境内最大的异地商会。在赣的浙商中有230多人被推选为全国、省、市和县(市、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中陈志胜会长为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4名,省政协常委2名。2010年陈志胜、陈建男、陈毛银、蔡景旺、陈岳林、陈国权等 6位商会领导成员分别荣获首届“投资江西十大风云人物”和“江西十大杰出外商”称号,他们在江西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浙江总商会为回报江西人民对浙商的厚爱,多次组织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3.31亿元。2010年为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和江西洪涝灾区重建家园,在陈志胜会长带领下,全省浙商捐款捐物达2547.93万元。今后,江西省浙江总商会将继续积极响应江西和浙江两省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为江西和浙江两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陈志胜
陈志胜: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董事长。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中国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被中国教育研究会授予“中国高等教育百名杰出校长”。
陈志胜是浙江人,担任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对浙商在赣投资创业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江西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情民风、优惠的招商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浙江商人。目前,在赣浙江资本占江西引进外省资本的近三分之一,在赣创业的浙江人达20多万人,上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大中型浙江企业达5000多家,浙商已经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早在2001年,陈志胜就来赣投资创业。在与江西老表多年的接触中,对红土地的优良投资环境有着深刻印象。他说,在缺水缺电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瓶颈的今天,江西全省既不为缺水发愁,又不为缺电担忧。软环境也不错,鹰潭市、上饶市先后被浙江评为“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他动情地说:“作为浙商的代表,我亲身见证了江西的发展变化。这里是投资创业的宝地,更是居住生活的家园。我准备把户籍从浙江迁到江西,做一名真正的‘进口’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