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资讯 >> 详情页

中国乡镇企业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乡镇企业起源主题展在浙商博物馆举行

2018-04-16


 4月12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浙商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中国乡镇企业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乡镇企业起源主题展在我校举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程渭山,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浙江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原局长钱信浩,宁波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李炳君,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教授,慈溪市乡镇局原局长陈式衡,慈溪市档案局局长叶建平,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信阳,原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职工马忠福夫妇等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发布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浙商博物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经半年多的专家现场调研座谈和各类实物、档案资料的综合研究考证,慈溪太阳实业的前身——慈溪宗汉“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成立于1956年1月1日之前,是我国现存能够找到确切详实资料的,且至今具有完整沿革传承的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
  

与会领导专家认为,该研究报告调研过程深入,证据充分,论证科学,结论严谨,体现了现实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1.jpg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致辞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原点,对浙江经济和浙商发展的典型事件和现象进行研讨,特别是在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中国乡镇企业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百年以来,一直秉承“大商科”办学理念,坚守经视济民的情怀。浙商的发展是浙江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浙江工商大学研究学习培养以致引领的重要内容。浙江工商大学目前有两大浙商研究和服务浙商的特色平台,“浙江省首批新型高效智库”浙商研究院和“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浙商博物馆。无论是经济研究还是文化传承,浙江工商大学都与天下浙商结下不解之缘。正因为长期以来对浙商的积极关注,并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良好的互动,这一次才得以了解到中国乡镇企业起源更多的史实和背后的内容。浙商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也是时代的见证者。马信阳先生从他爷爷这一辈就开始经商,创业的火种代代相传,从未熄灭过,是典型的浙商创业家族。马家三代创业背后的经历及其承载的历史探索和创业精神,对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以及当代浙商的萌芽发展壮大,具有重要价值。


1558674075731477.jpg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程渭山致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程渭山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工商大学把中国乡镇企业起源进行研究,作为纪念40周年的活动之一,体现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功能,值得赞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发展对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功不可没。浙江是乡镇企业发展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浙江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为浙江农民增收作出了的贡献。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它背后深层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当初乡镇企业的领路人或带头人,很多后来成为浙商的骨干和精英。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是研究浙商的发展,无论对进一步丰富浙商文化和浙商精神,还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3.jpg


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主要传承人、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信阳

        

马信阳先生在讲话中谈到,他的爷爷从1925年开始开办轧棉花厂创业,马家事业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及后来社会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并于1955年底加入农业社,成立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后来从一个厂裂变成了很多厂,他本人既是传承人,又是历史亲历者。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一直研究浙商历史,关注浙商动态,在了解到浙江可能存在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的相关信息之后非常重视,指出挖掘中国乡镇企业的起源和乡镇企业对于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今年年初,浙商博物馆何晓威、林国瑜、方清梅等研究团队赴慈溪实地调研,另特邀浙江乡镇企业局原局长钱信浩同志、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教授、宁波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李炳君同志等领导专家又专程到慈溪进行进一步考证。他今天能够受邀参与中国乡镇企业起源学术研讨会,深感荣幸,十分激动。


4.jpg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教授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浙江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先行地区,发源地之一。从1952年开始,中央对民族资本家、工商企业、个体户,大城市工商企业进行三大改造,并于1954年底完成。1955年11月,中央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单位负责人会议,把改造推向农村。农村合作社1952年开始初级社,1955年发展成高级社。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对高级社进行过批示。早在1955年,慈溪就有了首家社队企业。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慈溪宗汉乡黎明村原村支部书记等老人们座谈,据老人们回忆,1955年底,慈溪私人股份制企业“新业临时粮食加工厂”转入了“慈溪宗汉粮棉加工厂”。据慈溪粮食局档案资料记载,该工厂于1956年转入农业社。通过查找“新业临时粮食加工厂”会计马志成的笔记发现,于1956年1月1日“粮食加工厂”已进入农庄(高级合作社)账本。根据现有资料及五洞闸农村高级合作社的批示时间等综合分析,“慈溪宗汉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是我国现存能够找到资料的最早一家乡镇企业。


5.jpg


浙江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原局长钱信浩


浙江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原局长钱信浩在讲话中指出,宁波市乡镇企业在浙江是走在前列的,在全国也是走在了前列。慈溪县的社会主义发展得到过毛主席的批示。慈溪县在三大改造中,大部分企业变成国营的,或者公私合营,地方合营。合作社是集体的,其中一家变成了农业合作社,叫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这样的事例在全国是少有,也是第一无二的。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都有人证物证,有历史记录。现在的太阳实业公司和当时黎明农庄是一脉相承。资料显示,企业分红是从1956年1月开始,到1996年1月1日,档案里都有。所以,宁波太阳实业的前身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是1956年1月1日之前成立的,我省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应该成为中国第一家乡村企业,或者第一家社队企业。


6.jpg  


宁波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宁波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任李炳君

 

宁波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宁波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任李炳君在讲话中说,有人说乡镇企业现在没了,死亡了,衰落了。其实是不懂乡镇企业,无非是凤凰涅槃,再生和转型了。

    

谁是第一颗苗,我和钱局长去调研了之后,非常尊重池院长的观点,真正开始是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现在笔记本里记载的1956年1月1号,有可能1955年12月什么时候成立的,这有可能的。根据相关资料的佐证,它也是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现在从黎明农庄一步步演变过来,演变到今天太阳实业公司,今天的太阳实业公司就是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再到现在股份制企业,这样的历史过程。


7.jpg  


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陈式衡


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陈式衡在讲话中说,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在慈溪大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崛起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模式。这几十年乡镇企业自身也在变,涅磐重生。现在慈溪经济都是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回过头来看都是乡镇企业,社队企业,这是改变了经济的模式。


在研究我们是不是全国第一家乡镇企业,同时更要研究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就是乡村企业的精神。乡镇企业的“四千”精神传承下去,慈溪人还有两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8.jpg


慈溪市档案局局长叶建平


慈溪市档案局局长叶建平在讲话中说,这次研讨会专家认定黎明农庄是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我作为档案馆馆长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因为档案中的一个重大发现,证明慈溪是中国乡镇企业的起源,对档案界来说这是重大的发现,也是档案对社会最大的价值。这次发现也和马信阳董事长长期对于乡镇企业的感情和研究是分不开的。慈溪能够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诞生地,这将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也必将激励慈溪人民更加勤奋的创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9.jpg


浙商博物馆馆长、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教授


浙商博物馆馆长、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从调研、考察、考证,到研讨会的召开整整有半年的时间,参加的人员也都很有权威性。这个研讨会承载的内容意义重大,把浙商的创业精神传承下去,它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就事论事本身。今天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慈溪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就是中国乡镇企业的源头,是目前为止证据能够找到的。


在研讨会上,慈溪市档案局局长叶建平将珍贵的历史资料——慈溪县粮食局《粮食志》等捐给浙商博物馆,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信阳先生也向浙商博物馆捐赠了44种共260余件珍贵的实物与资料——写字台、账桌、手摇纺车......这些都是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当年使用过的,见证了乡镇企业发展历史的珍贵实物。“中国乡镇企业起源”主题展也同时启动。


10.jpg


慈溪市档案局局长叶建平将珍贵的历史资料——慈溪县粮食局《粮食志》等捐给浙商博物馆


11.jpg


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主要传承人、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信阳(左)向浙商博物馆捐赠实物资料


12.jpg


与嘉宾合影


13.jpg


“中国乡镇企业起源”主题展揭幕







        

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乡镇企业局、浙江工商大学指导,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浙商博物馆、MBA学院、慈溪市档案局等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