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资讯 >> 详情页

新时期浙商精神传承与创新引热议:以史为鉴,与时俱进

2017-08-15


     “新时期浙商精神面临淡化弱化的挑战。三十年前的浙商是光脚的,而如今穿鞋的时候继续保持光脚精神很难,穿着好鞋能否从烂泥坑走过去?”

 

        8月11日,在浙商博物馆举办的“历史的印记 精神的力量”———走进浙商博物馆主题活动中,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从浙商的发展角度提出了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新时期浙商精神该如何传承和创新,引发了现场嘉宾的热议。


        本次活动由浙商文化传播两大知名品牌《浙商》杂志社和浙商博物馆联合主办,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新任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浙商》杂志总编臧铯,省工商联副主席、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杭州市温州商会会长、南大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杭州市龙游商会会长、凯马国际集团董事长柯国宏以及来自“长江·浙商”同学会、《浙商》全国理事会、《浙商》财智女人会、《浙商》少帅会、浙商商学院等70多位同学热情参与。

 


一、浙商需要文化滋养和找准发展定位


       “浙商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发展的典范和样板,而任何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撑。浙商精神是浙江人精神的重要代表,从学界上看,应该从浙江文化当中找到基因,比如像浙江的事功学派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义利并举等思想,要弘扬这种优秀文化。”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认为,加强浙商群体的文化滋养和支撑,对浙商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刚刚在上月出任新一届浙江省工商联主席的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在讲话中指出,浙商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这样才能找准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也一定能把握住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和转型关键期。 广大浙商要更好地服务于“四个强省”战略,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王建沂主席还和与会浙商分享了他以及富通集团“守纪律、知敬畏、讲规矩、懂感恩”的12字理念。这是王建沂自己在长期的民企经营管理实践中的感悟和总结,在场浙商深受启发。

 


二、浙商精神高开低走,还要高走

        “新时期浙商精神面临淡化弱化的挑战。三十年前的浙商是光脚的,而如今穿鞋的时候继续保持光脚精神很难,穿着好鞋能否从烂泥坑走过去?浙商身上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输、不怕死”的“四不怕”精神,这种精神当前是不足的。环境在变、政策在变,淡化弱化有其合理性和正常性,但对浙商来说,值得警惕。”杨轶清说老一辈浙商目前也面临着浙商精神淡化弱化的问题,要警惕,浙商的吃苦耐劳精神、敢想敢拼精神是根基,是不能动摇的。

  

       杨轶清还以南浔商帮后人所从事的职业为例,他说南浔商人后代大多从事教育、文化、科技等行业,导致商业的火种不能传递下去,而我们浙商新生代大多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物质不缺的时代,能不能找到继续从事商业的动力决定了浙商事业能不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比传承财富更重要的是传承价值观。杨轶清认为浙商传承不是没有先例。他说宁波帮代表人物、世界船王包玉刚家族,从包玉刚的祖父包兆龙开始至今已传了6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包家的后人一直从事商业,但是更多的是带着一种价值观,义利并举,经商的同时也从事教育、慈善等事业。

 

        浙商精神出现阶段性的回调是正常的,高开低走之后将再次迎来高走。

 


三、新时期浙商精神有新内涵,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如何看待“四千精神”,新时期浙商精神应该有哪些新的内涵,要注意什么,现场嘉宾热烈讨论。


        新时期浙商精神应该有新的内涵,省工商联副主席,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认为, 浙江资源匮乏,靠的是创业创新能力非常强,新时期“四千精神”不能丢,从她个人和企业的实践经验角度看,参与“全球化”发展应该是浙商的新目标新动力,浙商企业要与时俱进,制造业应对现代化转型,“工匠精神”就是新时代的内涵。

 

        “历史上,晋商徽商,如果总结他们成功经验的话可以用一个词,那就是诚信,但是诚信不能包打天下,因为不能够与时俱进,导致了整个商帮的没落。”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认为浙商应该学习晋商徽商的优点,摒弃他们的不足,浙商应该要与时俱进。

 

        杭州市温州商会会长、南大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在参观完浙商博物馆后,突然间眼睛就湿润了。他说,尤其是“四千精神”让他感触特别深,每个成功的浙商都有他的情怀、他的故事,在经济发展大潮中起到了应有作用。“浙商的传承最缺的是文化的传承,应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新生代,在新生代中传播下去,浙商精神就能传承下去。浙商不缺发展的土壤,不缺创新的模式,缺的是文化的传承,要有工匠精神,要有感恩心态,企业才可持续,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我们的符号都是浙商。”他认为,作为民营企业不仅要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更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也更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杭州市龙游商会会长、凯马国际集团董事长柯国宏表示,浙商从“无学历、无资金、无资源”的“三无产品”,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浙商已经越来越凸显出领军群体的地位,希望未来能在新科技、新商业、互联网等方面形成更广阔的天地,浙商精神应该诠释世界,成就更大的天地。他还认为,浙商在企业传承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子女的传承、家庭的传承,而在为下一代提供良好教育同时,要教育其懂得感恩、包容、合作。“感恩非常重要,任何的获得都是时代和国家给予的机会,只要拥有感恩的心,下一代一定能继承浙商良好传统的东西,浙商企业就会走得更远。”

 

        省人大原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王永昌院长最后进行总结讲话。强调浙商要始终秉持、不断优化浙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赢在艰苦奋斗、赢在勇于变革、赢在坚韧创新、赢在超越自我、赢在奉献社会。

 

        在主题活动开始前,与会浙商代表参观了浙商博物馆全部展厅和临展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