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详情页

浙商在社会责任面前勇挑重担

2012-07-12

       

       企业社会责任(CSR)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也成为我国目前能否真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牵头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课题组,提出了中国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主要指标包括股东权益责任、社会经济责任、员工权益责任、法律责任、诚信经营责任、公益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7项内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浙商们是怎样应对的呢?


       最近,浙江省“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暨“光彩事业”衢州行项目签约仪式在衢州举行。在这次签约仪式上,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和29家民营企业分别与衢州市33个村签订了49个结对帮扶项目。这一帮扶力度是很大的,充分体现了浙商在企业社会责任面前敢于担当的积极态度。


慈善:浙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由来已久
       据浙江省工商联最近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进入“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的浙商每年都在增多,且上榜浙商人数多年名列全国之首。实际上,浙商参与慈善等公益活动的由来已久,他们自古就有守信济贫的优良传统。如宁波商帮有着近百年的诚信经营传统,他们以“宁可做蚀、弗可做绝”,“诚招天下客、信誉值千金”等经营格言,长期建立了可靠的商业信誉和信用制度,使宁波商帮的盛誉名闻海内外。杭州享有“江南药王”之称的胡庆余堂,长期以来延续胡庆余堂创始人、著名浙商胡雪岩制定的“戒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经营宗旨,并经常做善事。
    

       而在“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还未提出之前,慈善活动早已成为浙商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原始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浙江省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总裁李大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累计认养孤残儿童达1584人次;并连年资助“春风行动”,共设立总额上亿元的中国中医药事业基金、抗癌事业基金、下岗女工救助基金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因此,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被上级部门命名为“慈善企业”,李大鹏本人也被上级授予“慈善企业家”、“爱心大使”的光荣称号。
 

       从2003年开始,为扶持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南存辉、胡成中等著名浙商的积极倡导下,温州乐清市成立了全国首家民营企业慈善组织——乐清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156家企业先后认捐扶贫济困资金近3亿元。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资10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开展一系列慈善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浙江寿尔福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培仁积极参与“助残”活动和“解困工程”,向丽水全市的残疾人捐轮椅近2000辆,受到2000位残疾人的欢迎。台州环宇集团董事长戴学利热心收留55个孤儿,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引导:浙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日益增强
        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是企业家自身的事情,而且是一个必须全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浙江省各级统战部等相关部门和工商联通过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试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浙商参与光彩事业等公益活动。


      ——协助党委、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规定,用经济杠杆、行政(或法律)手段、激励机制来鼓励和制约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几年,浙江不少非公企业考虑和着手从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能耗和废污排放中寻求企业效益的提高。在短短几年中,一批自主创新、掌握高新技术的新秀——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以网上商务著称的阿里巴巴[13.24 0.00%],以金融、财务软件闻名的上市公司恒生电子[12.55 1.95% 股吧 研报]和信雅达[8.50 1.19% 股吧 研报]公司等。传化集团为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园区,累计投入已达5亿多元。目前,浙江个私企业“钟情”现代农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登记以农林牧渔为主业的个私企业逾1.8万家,注册资本净增14.5亿元。新昌县绿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高温高压水解法,每天将250多吨生活垃圾制成35吨有机肥,这项技术引来了全国15个省、市及海外十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前来考察。
——大力表彰和宣传民营企业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事迹,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温州的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胜康,不惜花费77万元,救治一位工伤农民工,使其一年后康复并返厂工作,《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在浙江省非公经济最为发达、行业商会最为健全的温州市,工商联发挥协调和管理功能,承接了一些政府做不到、做不好或不便去做的事:开展行业自律,规范同业竞争,协调内外关系,解决矛盾纠纷,诸如此类的事情,逐步已由行业商会包揽。


        在浙江省委统战部和浙江省工商联的积极引导下,浙江开展13年的“光彩事业”已结下丰硕成果,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有1.5万名浙商参与了“光彩事业”,实施光彩项目1.5265万个,到位资金925亿元,培训人员430万名,安置就业450多万人,帮助1020万人脱贫。全省共有十多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先后被授予中国光彩事业奖章,浙江省委统战部还荣获了全国“光彩事业”组织奖。广大浙商还踊跃投身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目前有1.5665万家工商联会员企业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2474位民营企业家担任农村经济顾问。

        走向:浙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从觉醒转向成熟
        当许多浙商创办的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社会责任已从觉醒转向成熟。经过几年的努力,浙商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大增强,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快速走向前列。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浙商认同社会责任,并在客观上已承担了较大的社会责任。据浙江省工商联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浙江省有95%的非公企业家都认为自己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目前,浙江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70%的GDP,贡献着2/3的税收,提供了全省90%的新增劳动岗位,承担起全省近80%的公益和慈善捐款。

        ——一批浙商开始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在浙江,不少老板在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和度过生存压力之后,已经开始思索关于企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关注与企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劳资关系、环境保护、社会形象等问题。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说,单纯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只有讲究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一致,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健康;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强调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坚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感”已形成传化集团的核心哲学。

        ——早在2007年11月在浙江举行的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浙江民营企业家就发出了《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力军的》倡议书,倡议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在全国产生了很好反响。(27E1)
新闻视点


        据浙江省工商联最近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进入“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的浙商每年都在增多,且上榜浙商人数多年名列全国之首。
实际上,浙商参与慈善等公益活动的由来已久,他们自古就有守信济贫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