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创造财富,浙商对我们这个时代价值观的形成能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浙商价值观的嬗变如何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影响社会转型?
从哪里去寻找浙商价值观的精神文化源头,以回答“义利并举”、“坚守实体”、“做精主业”、“和谐劳动”等现实命题?
今天,浙商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需要怎么样的财富观、发展观、义利观、创新观、人才观?
作为企业个体,在价值观的塑造上,有哪些独到认识、个性创意和举措?
今天,本报与红旗出版社联合主办浙商圆桌论坛暨《谋变:浙商扬帆十二五》新书首发式,云集多位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聆听他们面对坚守实体、和谐劳动、社会环保等诸多现实命题时作出的价值观层面的回答。
谋变创新
融入浙商价值观
企业的革命,首先是价值观革命。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力求把传统丝绸制造业变成现代服务业,想到的第一步就是价值观革命,其次才是团队革命、产品革命。“你必须否定过去才能开创未来,需要斗智斗勇,新旧较量,这是一种人文变革。”
在万事利,丝绸不仅仅是一种布料,而是变成文化的载体,承载中国历史沉淀和中华民族精神。“丝绸,跟报纸、电视、网络是一回事,都是载体,我们可以用高科技经营来解释它。”
“过去浙商成功,靠的是勤奋、努力,但现在必须靠创新,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模式,或者现代服务方式,”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田宁说,“低利润现状依然存在于大规模浙企中,形势逼迫我们必须转型。”
如何转型,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很推崇娃哈哈集团,因为他在任何地方都能很方便地买到娃哈哈品牌的矿泉水。“宗庆后厉害在哪里?就是将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现代服务业什么概念?就是诚信、安全、放心、便捷。”凌兰芳认为,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就是把传统制造业变成先进制造业,后者拥有定价权、品牌,而第二步就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结合。
“转型升级前,浙商需要勇立潮流、看到潮流,”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徐剑锋建议,经济新潮流之一就是国际化,“将微笑曲线的两端留在国内,外包制造业和加工业,这也是浙江企业必经之路,也是1992年中国台湾、韩国经历的过程。”第二个新潮流就是知识化。知识技术占比越来越高、劳动资源越来越少,是大势所趋。第三个潮流就是社会化。“企业如何走向社会化,如何体现企业诚信、仁义,这不仅仅需要企业调整股权结构,还需要综合劳资关系、绿色经济、资源保护等多方面。”
学会分享
浙商创造快乐企业
企业不仅创造财富,更可以创造幸福。
“企业为什么辛苦,企业家为什么辛苦?我们辛苦的源泉是没有回归到企业的本质属性,就是我们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凌兰芳说,“世界500强确实应受尊重,但如果在某一个行业能够做出文化、做出品牌,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企业,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做大的企业要尊重,做久的更要尊重。我们要倡导如何做幸福的企业,做本性的企业。”
凌兰芳说:“我们创业出来的财富并不是企业家一个人做出来的财富,而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财富,因此要学会分享,分享才能和谐,我们也在坚持这样做。”
杭州美通家居集团董事长徐力也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这家企业已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总部经营型企业,高端人才虽然留住了,却需要面临淘汰部分一线低端员工的痛苦。她呼吁说,“我们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但对于低文化、低能力的人怎么给予社会关注,怎么样让他们掌握第二技能,是社会更应当关注的。”
浙江富春江集团总裁助理金小萍则对在座的企业家建议,现在的企业家要敢于聆听属下员工的建议,忠言逆耳,但能治病。
社会使命感
浙商精神正嬗变
“商人赚钱,不仅仅是养活老婆孩子,他们有思想,推崇发扬更多的价值观。”田宁说,浙江很多企业家每天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但几十年来一心扑在企业上,这是种使命感!“企业能够发展百年,就是因为光荣、神圣的使命感。”
那么,是谁赋予了企业家使命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冯钢认为,是社会。在总人口中,只有不到5%的人有能力用财富创造财富。这5%的人其实是为社会经营这批财富,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他们没有把这个财富当做自己的钱,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浙江民营企业按照市场的引导积累财富,并创造财富。社会赋予了他们这样一个使命,通过他们创造社会财富,他们也应该得到尊重。
凌兰芳开玩笑地说,有献身精神的人才可以做企业家,如果没有献身精神这个企业做不好。“企业家的财富观其实共有三个品质,第一个是理性,第二个是和谐,第三个是创新。这三个品质构成了我们企业家的财富观,也就是构筑了浙商财富的三大品质。”
当然,不同企业家的价值观也存在巨大差异。有的为了钱财、为了自己的事业,有的为民族做贡献、为消费者做贡献、为员工做贡献。那为什么会有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凌兰芳说,因为他们世界观上的忘我精神,他们的价值观的差异成就了他们。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是不能最终成功的。
企业家价值观,说到底就是浙商精神,而浙商精神是浙江精神最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因为浙江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浙商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强省有着密切联系,因为浙商是浙江最大的独特资源。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转变了,那么浙江的文化建设就水到渠成了。
以前,浙商为浙江人均GDP超全国一倍做贡献,以后,浙商还为浙江文化强省做贡献,而且这两个相辅相成。为文化产品贡献做得越大,说明价值观转型越成功,反过来对于经济的贡献也会越大。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