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商研究  人文浙商 >> 详情页

南浔四象之一:刘镛家族

2023-12-01


图片5.png


        刘镛为 “四象”之首,据传刘镛的财富达二干多万两银子之多,被誉为四象中“刘家的银子”之美称。30年代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当刘镛发迹后,深感列祖以来,都缺少文化,虽有财,但无禄,不上门第,故亟力教子读书,应试科举,使他的四个儿子都能进入仕途,刘镛也因儿子的及第,恩封为通奉大夫,达到了荣宗耀祖的目的。刘镛还把女儿嫁给一品大学士徐甫的儿子为妻,另一个女儿嫁给蒋锡绅之子清学部总务司郎蒋汝藻为妻,使刘氏更加光耀了门第,在南浔成了一户有钱有势的大户。

 

      刘锦藻:南浔丝商之集大成者


图片6.png


       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 ,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宁波的叶澄忠和南浔的刘锦藻。


     “读书簪绂”是南浔商人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刘锦藻(1862--1934年)原名刘安江,是刘镛的第二个儿子,字澄如,蓄志励学,按照其父走科举之路的理想,终成一代饱学之士。他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南通张謇同榜登甲午科进士,成为南浔刘氏第一个在科举上成功的人。此后几年中被清廷留任京官,担任工部主事、行走、郎中等小官。1899年其父去世后,他回南浔奔丧,办理家乡慈善事业,从此不再北返,挑起了家族事业的重担。


        刘锦藻办实业,较之其父刘镛眼光更为远阔。他承继父志,不仅继续从事家乡缉里丝的生丝出口贸易、扬州的盐场和典当业,同时在上海大做房地产生意,先后买下了南京东路鸿承里、福州路上会乐里、福州路上杏花楼所在地,淮海路上兴业里等租界里的黄金地段的房地产,在青海路、同孚路(今石门路)、厦门路、北京东路、建国西路、新闸路、胶州路、麦阳路、河南路也广为购地造屋,或自家居住,或出租生利。后来,不仅在上海和南浔,刘家的实业又走向了全国,在武汉、长沙、杭州、南通、南京等地投资船运、电力、铁路、茶业等实业,在通州大面积购买河口海边滩涂,围海造田,建立垦牧公司;与张謇合办上海大达轮埠公司,并经农工商部奏派为总理;在武汉投资兴建了暨济水电公司(即汉口水电厂)。

         1905年浙江铁路公司成立,刘家以个人名义或以堂号名义认购股权1万元以上者达20人,共为该公司集资近100万元。汤寿潜与刘锦藻担任正副总理,沪杭铁路遂赖以于1909年建成通车。1907年著名的浙江兴业银行成立时,刘锦藻又是主要股东之一,这个银行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江南一带著名的民族工商业以及官商合办的大型企业,如汉冶萍公司、轮船招商局、恒丰纱厂等,无不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企业正是由于该银行的支持,才免遭倒闭的厄运。刘锦藻遂成为江南著名的大腕人物,声誉甚隆。


     “诗书簪绂”、“ 外商内儒” 一直是南浔人普遍价值取向,刘锦藻更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切身实践者,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关心社会慈善事业,光绪二十一年,美国南监理会教士韩明德(美国人)在湖州海岛围地建教堂(海岛堂),侵占尊经阁、颜鲁公祠、曹孝子祠等房地50余亩,湖郡邑绅累经交涉无效,后诉讼上达京师总理衙门,均以涉外关系,未获结果。刘锦藻与韩教士曾有交往,约张弁群同访,据理洽谈,退地问题获得解决。他在南浔创建义仓俗称积谷仓,贮备稻谷,救济贫民。特别在兴学方面,对地方曾作出贡献。民国5年(1916),他在积谷仓内创建孺嫠小学,为一所正规的私立初级小学,供孤苦儿童免费入学。民国18年,他把该小学归并南浔中学,开办浔中附小,还捐款5000元作为基金。他在刘氏义庄置庄田,设家塾,供本族贫寒子弟免费入学。


       光绪十一年(1885)至民国十三年(1924)刘家祖孙三代经过40年经营建造了小莲庄。但真正构建小莲庄的主要人物还是刘锦藻。光绪二十七年(1901)刘锦藻向清廷出资助赈陕西灾难,依例授候补四品京堂。同年写成《续皇朝文献通考》400卷进呈,赏内阁侍读学士衔。后来上海商务印书馆汇印《九通》时,将《续皇朝文献通考》增入,成为《十通》。其著述尚有《南浔备志》3卷,《坚匏庵诗文钞》4卷,《杂著》2卷,《律赋》1卷,《楹联》1卷等。刘锦藻于1934年病逝上海寓所,终年73岁。